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许昌日报】书写新时代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奋进之笔”

作者:罗校远 松召峰 钟伟平来源:《许昌日报》2018年5月22日第8版 编辑:钟伟平 访问次数:发布时间:2018-05-23

5月22日,《许昌日报》第八版以《书写新时代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奋进之笔”——看许昌学院如何坚持以内涵提升和创新引领为核心,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题整版报道我校近年来办学成效,文章从党建、人才培养、科研、产教融合等方面全面展示了第一次党代会至今的10年来我校以内涵提升和创新引领为核心的转型发展之路,以及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实践。

 

24C88

 

5月23日,许昌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即将盛大开幕。

自2008年该校第一次党代会至今,已经10年了。这是许昌学院砥砺奋进的10年,也是其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提升的10年。

10年来,该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内涵提升和创新引领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围绕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努力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特色学科专业群,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整体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该校完成了全面合格本科院校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现了从师范专科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院校的转变;入选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跻身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第一方阵;开启了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项目等一个个重要成果,已然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固本强基抓党建 夯实发展根基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该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充分发挥了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该校党委不断优化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开展了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特别是着力推进抓基层党建的“13568”工作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介绍,“13568”工作体系中的“1”指一条主线,即“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3”指“三型”党组织,即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5”指“五好”党支部,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师生评价好。“6”指“六抓六提升”,即在宏观层面,该院党委提出的抓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分别是抓责任,着力提升聚合力;抓队伍,着力提升战斗力;抓基础,着力提升支撑力;抓创新,着力提升新活力;抓投入,着力提升保障力;抓考核,着力提升执行力。 “8” 指“八化八促进”,即微观层面,该校党委提出的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做法和举措。该校引入了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品牌化理念、项目化管理、量化管理、“互联网+”、智慧党建等新理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目前,该校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形成了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党建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许昌学院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试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6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试点、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该校与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招收有留学生。

近年来,许昌学院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产教融合重点专业群。该校制定了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方案,重点打造电力装备与制造、信息技术、食品医药与健康、商务服务等特色优势专业群,统筹专业群建设,每个专业群最高给予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需要,增设理工类应用型、新型专业和方向,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施专业调整“红黄牌”制度,每年对各专业进行综合排名,对排名后10%的专业进行预警、整改;结合电力装备、超硬材料、生物医药、钧瓷等地方特色产业设置特色专业方向,与行业企业合作成立创新型行业学院,探索专业对接服务行业新模式。

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资源供给质量。该校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增加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的创新性应用型课程比重;实施应用型课程建设计划,培育打造基于职场需求的示范性应用型课程;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横向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特色课程;推广基于行业企业真实项目的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改革实践,倡导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模式;依托智慧校园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建成50个互联网教室,建设和引入了一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形成了校内校外一体、课内课外融通、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学资源平台;以应用型课程设计竞赛、实践教学大奖赛等为抓手,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突出能力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校由业界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体现行业标准、职业资格和岗位素质,要求不同专业学生,都要接受时间不等的工程实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探索构建政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与60多家重点企业合作组建了10余个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积极选聘行业企业骨干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授,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行业一线实践锻炼;深化教学管理“放管服”改革,探索短学期制、弹性学制、学分互认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设立创新人才实验区,鼓励二级学院通过分类培养、创新班、实验班等形式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其在学分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考核形式、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探索多元评价,深化评价体系改革。该校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和人格养成为核心,探索实行多个阶段、内容综合、多方参与、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多元化评价方式,努力实现由知识为主的结果性考核向以能力为主的过程性考核转变;降低期末考试分数比重,加强课堂教学过程考核;拓展学生学习评价领域,增加学业评价主体类型,实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改革,鼓励学生参加行业资格认证和学科竞赛;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各二级学院开展学科专业竞赛。

坚持科研兴校 创新引领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决策,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必须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

近年来,根据“创新引领、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立地顶天”的指导思想,许昌学院加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校地深度合作,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科研团队建设成绩卓著。目前,该校有5个团队入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4个团队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次入选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入选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科研平台建设硕果累累。近年来,该校先后获批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院士工作站。省级平台立项数量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该校设有河南省微纳米能源材料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复杂系统建模与高性能计算院士工作站、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

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近年来,该校教师发表在SCI、EI、CSSCI等的论文近千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4个,省部级科研项目239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立项数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参与国家十二五重大水利专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各1个,科研经费突破3000万元,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和社科成果奖2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00多项。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机、环保型有色无铬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技术、溶剂雾化预合金粉技术等多项成果处于行业或国内领先水平。

学术交流活动日趋活跃。该校先后邀请包括中科院院士褚君浩、林群、吴养洁、朱位秋、钱逸泰,教育部长江学者徐勇等在内的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400多场,派出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学1000多人次;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学术资源,以“颍川学者讲坛”“科技人文大讲坛” 和“企业家大讲坛”为阵地,积极组织该校教师开办学术讲座,进一步浓厚了学术气氛。

发挥社会服务职能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3月17日,许昌学院与禹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校地合作协议。禹州市政府将安排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加大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为校地合作提供最优的环境、服务和保障。许昌学院则以此次协议签订为契机,整合资源,创新思路,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制度创新,为禹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资源,并为禹州的发展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这是许昌学院主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实例。近年来,该校融入地方创新体系,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拓展服务平台,深化校企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势头良好,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该校已经与省委省政府,许昌市人民政府及许昌各县(市、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与许继集团、黄河旋风、森源电气等69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和项目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许昌学院牵头成立了许昌发展研究院,建设了许昌大学科技园,成立了工业机器人、清洁化工、超硬材料、无人机低空遥感等10个协同创新中心和动力电机自动化制造装备、电能质量与智能仪表、新型钧瓷釉料、道桥工程技术等12个产学研合作基地,诞生了一批高科技应用成果,助推了地方产业发展,也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17个,8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被确定为河南省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全省共132个);依托许昌学院建设的许昌大学科技园,已孵化企业43家,现入驻科技团队21个,被认定为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和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该校还紧紧围绕魏晋文化、钧瓷文化、民间舞蹈、农耕文化等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与有关部门和机构合作成立了研究机构,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和产品创意开发,为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和许昌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校秉承“崇德砺志、博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教学神圣、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了“团结和谐、勤奋严谨、文明诚信、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该校坚持“一条主线、双向渗透”(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教育教学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的指导方针,着力推进立德树人十大系统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该校校园文化独具特色,学生社团十分活跃,各类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全国、全省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奖,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活动中成绩优异,先后获得河南省首届大专电视辩论赛冠军、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表演金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金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戏剧艺术节“金刺猬奖”等,舞蹈啦啦队获全国第四届健康活力大赛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啦啦操锦标赛……

正是通过多年的务实发展,许昌学院被授予河南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和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称号,并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项目。2017年,该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弦歌不辍续辉煌,继往开来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许昌学院党委书记闫纪建表示,许昌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和产教融合,培育办学优势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服务能力,为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许昌学院地址:中国·河南·许昌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许昌学院信息化管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备08001014号 豫ICP备08001014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